打破传统光伏局限 贫困农户实在获利Issuing time:2017-09-21 15:30 8月31日下午,安徽省灵璧县叶庙村贫困户胡芹侠和几位妇女一起在地里扎茄子。紫亮紫亮的茄子有长的也有圆的,挂满枝头,已经七八成熟了。她们自如地在菜地里穿梭,浑然不觉头顶2米多高的地方有一排排光伏板正贪婪地吸收着阳光,把太能转化成电能,也转化成胡芹侠和她同伴们的扶贫补助。 叶庙村光伏农场是全国专业“贫困村光伏农场包县脱贫”项目,自7月19日并网以来,已累计发电约83万千瓦时。预计年电费可实现净收益20万元,每户贫困人口可分得3000元以上。加上“返聘”到农场打工的钱,每年仅从光伏农场叶庙村贫困户每户就可增加收入约万元。 打破传统农光互补种植局限 两块光伏板上下排列,配上50~60厘米的支架,构成现在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的典型特征。由于离地面近,倾斜放置的光伏板下面只能种一些喜阴的作物,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局限。农光互补电站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“农光互补”,因此现行国家政策明确禁止光伏项目以任何方式占用基本农田。 “原来县里已建成16多兆瓦的农光互补项目,但下面的地基本都是荒废的,只有少数养了些鸡。光伏板之间空间狭小,光照不足,人进行农业劳作也非常困难。”灵璧县委书记刘博夫告诉记者,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思索更好的光伏模式。 去年,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第三届“10.17扶贫日论坛”上,灵璧县与会代表看到了中利集团推介的“智能光伏+科技农业”,受到启发,于是提出建立“贫困村光伏农场包县脱贫”模式,由县政府牵头并出资,由企业出技术,通过建立光伏农场,实现光伏包县脱贫,项目产权归贫困村农户集体所有,所得发电收益全部用于光伏扶贫。 2016年11月30日,全国专业光伏农场包县脱贫项目落户灵璧。光伏农场模式搭建的光伏电站,几乎不影响正常的农业种植,与传统农光互补电站差异非常显著。 记者来到这片建于山荒地上的光伏农场,只看到光伏组件离地面高达4米,光伏支架桩距跨度达10米,光伏板就像搭在头顶的凉棚,毫无压抑感。“每排组件成单板排列,二十七八度夹角,排与排之间有足够的空间透光,随着太阳运行的轨道,每天农作物的光照可达75%以上。”刘博夫介绍说。而且新型的光伏组件架设模式,将所有道路、水渠、设备用房都设置在光伏下面,原来一座100兆瓦的光伏电站需占地3000亩以上,现在只需用地2000亩以内,节省土地40%以上。 在占地43亩的光伏农场陆地区域,露天种植的有茄子、辣椒、黄瓜、紫薯等,大棚种植的有草莓、醉蝶等水果和中药材,共计十几种农作物,都由中国农科院培育的航天系列种子孕育而成,采用有机方式种植,经济价值很高。刚好在成熟季节的黄瓜已经摆上了灵璧县世纪华联等大超市的货架,5元一斤的价格远远高于当地黄瓜售价,却引来许多顾客排队购买,很快就销光了。 与农作物种植区相隔一条乡间小路的是45亩的水上区域,原来高速公路修建时挖开后积水形成的废塘,现在架起了高高的光伏组件,养起了食用鱼和白鹅,形成了自然生态链。 “光伏农场所用土地原来是开垦荒山留下的荒地,土壤粘性很高,排水不畅,什么作物都无法种植。没想到光伏电站来了,不仅发了电,还救活了荒地。”叶庙村村委会主任叶振山告诉记者,当地主要种植小麦、玉米和大豆,这样的“高档”蔬菜瓜果,农民以前从来没见过。在农场打工不仅挣了钱,还学了技术,村民都非常开心。 |